

6月19日讯 关于其他省份能否复制苏超的成功,《人民日报》发文进行了分析,认为必须因地制宜,不能简单的将作业一抄了之。
“苏超”出圈,也引来其他省份围观、取经,但答案恐怕不能一抄了之。毕竟,每个省份的情况都不尽相同,无论是足球基础还是经济发展水平、交通场地、地域文化等,都需要因地制宜,走出不同特色的省域足球发展之路。
“桂超”联赛秘书长贾蕾仕说:“‘苏超’得到了***层面的重视和支持,江苏是经济大省,‘十三太保’之间联系紧密,又有话题,很容易借助赛事引发热议。相比之下,广西‘桂超’不能照搬照抄。这次‘苏超’火爆,我也鼓励我们俱乐部想办法去关联市民的生活,走进学校、社区等。”
“桂超”是广西足球超级联赛的简称,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高水平的业余足球联赛,创办于2011年。十几年间,联赛规模从6支球队一度发展到15支。与“苏超”不同的是,“桂超”球队是以俱乐部形式参赛,如今已经有4支“桂超”队伍通过参加中冠联赛跻身职业联赛序列。“‘苏超’想走得更稳更远,球队需要俱乐部化,而不是每次比赛都临时组队。只有球队形成延续性,才会有文化传承,更容易让球迷产生归属感。”贾蕾仕说。
从“苏超”呱呱坠地开始,江苏省及各地市在场地、安保、宣传等方面都给予了特别支持,大大降低了球队的参赛成本。未来,赛事若想健康发展,还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更强的商业化运作。省域足球赛事作为中国足球金字塔的基石,仍面临着提升赛事商业价值和市场吸引力的长期挑战。
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认为,作为联赛而言,“苏超”未来肯定要逐步走向市场化,“现阶段,需要我们更加冷静地分析和判断,怎么把赛事的转播权益、赞助商回报、特许经营商品、赛事周边等内容做好科学和专业的规划。”
“苏超”仍在探索中前行,其他省份“抄作业”显然不能简单复制,后来者更该思考和借鉴其中蕴含的普遍规律:尊重项目规律、满足群众需求、发掘市场活力、激发社会参与,找到适合自己的“足球+”发展新模式。
对中国足球而言,一个“苏超”还远远不够。
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,苏超十三太保争鸣!本文由作者笔名:足坛 于 2025-06-19 10:55:19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zutanhui.com/zuqiunews/15351.html
2025年张家港市企业足球超级联赛开赛,共有8家企业参赛2025-11-03
津媒:亚泰降级有外因更有自身问题,阵容缺陷外援引进失误2025-11-03
津媒:基莱斯已入16球,正冲击阿奇姆彭的津门虎球员赛季进球纪录2025-11-03
津媒:频繁换帅导致亚泰战术无法延续,屡屡最后时刻失分如被诅咒2025-11-03
兰克尔-泽:如果合同合适的话,我想留在青岛海牛十年2025-11-03
足球报:亚泰降级后当务之急是股改 保级队要在球队建设上下功夫2025-11-03
记者:申花今日出征马来西亚战亚冠,考察外援组合为抉择作参考2025-11-03
李霄鹏:海牛11月8日重新集结,去上海踢一场热身赛后奔赴杭州2025-11-03